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时间:2025-11-07
点击次数:24
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技术特点、应用及操作规范
1. 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技术特点与工作原理
1.1 设备结构与特点
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是专门为实验室环境设计的紧凑型冻干设备,采用一体化结构,占地面积小,非常适合空间有限的实验室使用。现代台式机型通常配备透明钟罩式干燥室,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观察物料冻干全过程。设备核心部件包括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不锈钢冷阱和台面确保了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易清洁性。
台式冻干机采用进口压缩机制冷,冷阱低温可达 - 90℃甚至更低,为空载条件下实现深度冷冻提供了保障。7 寸真彩液晶触摸屏提供直观的中文操作界面,可实时显示干燥曲线,并记录冻干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这种设计使得科研人员能够精确监控样品温度、冷阱温度和真空度等变量,确保冻干工艺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1.2 工作原理与过程
真空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升华特性,将含水物质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真空环境下使其中的冰晶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从而达到脱水干燥的目的。这一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物料预冻阶段:将生物样品在低温环境下固化,通常冷阱温度需≤-56℃甚至更低,确保物料冻结。预冻速率对生物制品活性保持至关重要,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影响细胞结构。
真空建立阶段:启动真空泵,使干燥室内压力降至 610.5Pa 以下的低压环境,为冰晶升华创造必要条件。
升华干燥阶段:在维持真空的同时,通过加热系统提供适量热能,使冻结的冰晶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此阶段约去除 90% 以上的水分。
解吸干燥阶段:进一步提高产物温度,去除结合水,使最终含水率通常可降至 1% 以下,确保产物的长期稳定性。
2. 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在生物制剂中的具体应用
2.1 疫苗与菌毒种的冻干保存
疫苗和菌毒种是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常见的生物制剂应用领域。冻干技术能显著延长疫苗保存期限,并便于运输和储存。例如,在病毒性疫苗(如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的冻干过程中,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通过精准的温度控制,确保疫苗抗原性不受破坏,免疫原性得到较大程度保留。
对于菌毒种保存,冻干处理使得微生物在常温下能够长期保持活力。采用多歧管压盖型台式冻干机,可在真空环境下直接压塞密封,避免二次污染。实际操作中,将菌种悬液分装于安瓿瓶或西林瓶中,预冻后转移至冻干机,经过约 24 小时的冻干周期,即可获得活性稳定的菌种干粉。数据显示,恰当冻干处理的菌毒种可在 4℃条件下保存 5-10 年而不失活,为生物保藏中心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2.2 血清、抗体与蛋白质的冻干处理
血清、抗体和各类酶制剂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试剂,这些材料的冻干处理对保持其生物活性至关重要。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在这些热敏性生物制剂的处理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生物制剂类型 | 推荐预冻温度 | 冻干周期 | 残余水分控制 | 注意事项 |
动物血清 | -45℃~-50℃ | 20-28h | ≤3% | 缓慢预冻,避免相分离 |
单克隆抗体 | -40℃~-45℃ | 18-24h | ≤2% | 需添加保护剂 (如海藻糖) |
酶制剂 | -50℃~-55℃ | 16-22h | ≤1.5% | 严格控制升温速率 |
诊断试剂 | -35℃~-45℃ | 12-18h | ≤2% | 关注复溶性及稳定性 |
冻干过程中,添加适当的冻干保护剂(如蔗糖、海藻糖、右旋糖酐等)至关重要,这些保护剂能在蛋白质分子周围形成无定形基质,减轻冻干过程对蛋白质结构的破坏。采用压盖型台式冻干机可在干燥结束后直接在西林瓶内压塞密封,确保产物在无菌状态下保存,减少抗体变性风险。
2.3 生物研究样本的制备
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样本的前处理。例如,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蛋白质提取物经冻干处理后可用于长期保存或后续分析;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核酸样本经冻干后可在常温下稳定存在,便于运输和存储。
此外,各种生物组织样本(如动脉、骨骼、皮肤、角膜等)也可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长期保存。研究表明,冻干处理的组织样本在使用时只需供给水分即可再生,仍保持其生物特性。这对于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组织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生物制剂冻干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与设备选型
3.1 标准操作流程
为确保生物制剂冻干质量,应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
1. 前处理阶段:根据生物制剂特性配置适当浓度的溶液,添加必要的冻干保护剂和添加剂。随后进行过滤除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分装时考虑装载厚度,通常建议不超过 1cm,以保证冻干均匀性。
2. 预冻阶段:将分装好的样品置于冻干机物料盘上,启动预冻程序。对于大多数生物制剂,预冻温度应低于其共晶点 10-15℃,确保固化。预冻速率影响冰晶大小和活性保留,需根据具体物料优化。
3. 主干燥阶段:启动真空系统,当压力降至 10Pa 以下时,开始控温升华。此阶段需控制加热速率,使物料温度始终低于其崩解温度,避免产物结构坍塌。
4. 后干燥阶段:逐步提高产物温度至 25-30℃,去除结合水,使最终含水率达到预定标准(通常 1%-3%)。
5.封口与保存:冻干结束后,压盖型设备可直接在真空或充氮环境下压塞密封。非压盖型产物需在干燥箱或充氮环境中迅速转移至密封容器。
3.2 设备选型要点
选择适合生物制剂冻干的台式设备需考虑以下因素:
设备类型 | 主要特点 | 适用生物制剂 |
标准型&苍产蝉辫; | 基本配置,物料盘干燥 | 散装血清、组织样本 |
压盖型&苍产蝉辫; | 真空环境下压塞,防二次污染 | 西林瓶装疫苗、菌种 |
多歧管普通型 | 外接多个烧瓶,可独立处理 | 小批量多品种酶制剂 |
多歧管压盖型&苍产蝉辫; | 兼具多歧管和压盖功能 | 高档抗体、诊断试剂 |
T 型架型 | 专用于安瓿瓶安装 | 菌毒种、病毒保存 |

除类型选择外,还需关注以下性能参数:冷阱低温(生物制剂通常需≤-56℃)、极限真空度(≤10Pa)、捕水能力(3kg/24h 及以上)以及控温精度。对于价值较高的生物制品,建议选择具备数据记录和 USB 接口的机型,便于过程追溯和质量分析。
4. 常见问题与优化策略
生物制剂冻干过程中常遇到产物坍塌、含水量不合格、活性丧失等问题,以下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产物结构坍塌:主要因物料温度超过其崩解温度所致。解决方案包括:降低加热温度、延长预冻时间以提高冰晶纯度、添加适量保护剂(如甘露醇、甘氨酸)以提高崩解温度。
2. 残余水分偏高:可能由于二次干燥不充分或密封性差造成。可通过优化干燥终点判断方法(如压力升测试)、适当延长解吸干燥时间、确保良好密封来解决。
3. 生物活性损失严重:主要源于冻干保护不足或温度波动。应对措施包括:筛选合适的冻干保护剂组合(如糖类 + 聚合物)、控制预冻速率、避免玻璃态转化温度(Tg')以上操作。
4. 冻干周期过长:可通过减少样品装载厚度、优化隔板升温程序、确保冷阱除霜来提高效率。另外,检查真空系统密封性,避免微漏导致冷阱负荷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台式冻干机已配备共晶点测试、真空度控制等高级功能,可有效优化冻干工艺。通过系统的冻干曲线研究和参数优化,可建立针对特定生物制剂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产物质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结语
台式真空冷冻干燥机作为生物制剂实验室的关键设备,以其紧凑的设计、精确的控制和灵活的操作,为热敏性生物材料的脱水保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通过深入了解冻干原理、掌握标准化操作流程、合理选择设备型号并优化工艺参数,科研人员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一技术保障生物制剂的长期稳定性和活性保留。随着冻干技术的不断进步,台式设备正朝着更低温、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有望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